萬通剖析城市污水處理主要工藝簡解
一、預處理
1、格柵
由于綜合污水中常含有大量的漂浮物,為保證污水提升泵的正常運行,不讓其堵塞,并減輕操作工的工作強度,污水在進入后續處理工藝中先設置1臺格柵,用以攔截污水中的大塊漂浮物,有效減輕處理負荷,為系統的長期正常運行提供保證。柵渣需定期清理,可隨垃圾處理。
2、集水調節池
由于污水各時的水質、水量均不一樣,一般高峰流量為平均處理量的2-5倍,因此為使污水處理系統連續穩定地運行,并且均勻水質,所以設計1座污水集水調節池。該集水調節池的設計有效容積為平均處理量的1-2倍即可,內置潛污提升泵及超水位警戒排放口,以保證*大流量的污水提升至污水處理系統,污水調節池內設置液位控制器1套。
二、生物處理
CASS法是SBR法的一種優化變型,所以亦是一種“充水和排水”活性污泥法,污水按一定周期和階段得到處理,每一循環有下列各個階段組成:
(1)充水/曝氣
(2)無進水/沉淀
(3)撇水
(4)閑置
上述各個階段組成一個循環,并不斷重復,循環開始時,由于充水,池子中水位由某一*低水位開始上升,在經過一定時間的曝氣和混和后,停止曝氣,以使活性污泥進行絮凝并在一個靜止的環境中沉淀,在完成沉淀階段后,由一個移動式撇水堰排出已處理的上清液,使水位下降至設定水位,然后再重復上述過程。為保持池子中有一個合適的污泥濃度,需要根據產生的污泥量排出剩余污泥;排出剩余污泥一般在沉淀階段結束后進行,排出污泥濃度可達10mg/l,因此與其它活性污泥法相比CASS系統排出的剩余污泥量*少。
CASS反應池由三個區域組成,即生物選擇區,預反應區和主反應區;在生物選擇區中,污水中溶解性有機物質能通過酶反應機理而迅速去除,回流污泥中的硝酸鹽可在此選擇區中得以反硝化,選擇區的設置*基本的功能是防止污泥膨脹;預反應區微量曝氣,基本處于缺氧狀態,有機物在此反應區內得到初步降解,同時也可去除部分硝態氮;主反應區為好氧曝氣區,主要進行硝化和降解有機物,同時也存在反硝化過程。
反應區末端設置污泥回流系統及剩余污泥排出系統,反應區上端設置安裝撇水系統及液位傳感系統,池底安裝適應間隙曝氣的水下射流式曝氣器,該曝氣器是通過潛水泵產生的水流經過噴嘴形成高速水流,在噴嘴周圍形成負壓吸入空氣,經混合室和水流混合,在喇叭形的擴散管里產生水氣混合流,高速噴射而出,夾帶許多氣泡的水流在較大面積和深度的水域里渦旋攪拌,完成曝氣。
CASS整個運作系統由于中央控制系統進行全自動控制。
三、污泥處理系統
為保持CASS池系統中適量的污泥濃度,在每個運行循環中,在撇水階段之后均需排出剩余污泥;剩余污泥由設置在反應池末端的剩余污泥排出泵抽吸至污泥濃縮池進行污泥濃縮,污泥排出泵型號為AS10-2CB,池內設置一臺污泥排出泵,濃縮后的污泥由環衛部門定期抽吸外運處理,上清液回流至處理系統進行再處理。
掃一掃,關注我們